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赋予试点地区更大的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支持依据人口变化匹配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试点方案聚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模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并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利用。同时,改革强调数据要素与建筑业融合,推动城市更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试点预计2027年完成,旨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助力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该方案围绕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利用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及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加快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支撑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建设工程检验检测领域60余年,以科技与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城市安全与行业技术升级。公司拥有高素质人才团队和领先的实验室资源,覆盖全链条技术服务,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绿色建筑、智能检测、低碳技术等新兴领域。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全国化战略布局,广东建科致力于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生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推动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并挖掘重点示范项目。到2030年,力争能源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智能调控、资源勘探、新能源预测等关键突破。《实施意见》强调加快“智慧工地”建设,构建施工全过程管理平台,提升水电工程智能化水平,并推动电网规划、设计、建造等环节的智能化转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中央最新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城市发展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未来将形成“3+2+N”的城市群新格局,即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为核心,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两大增长极,带动多个都市圈协同发展。超大城市将聚焦核心功能,中小城市和县城迎来发展机遇,城市更新成为十万亿级新市场。这一重大调整重塑了中国城市竞争格局,也为未来十年的投资指明了方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大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五微”管理体系和“五心”工作法,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适老化设施升级及智慧社区建设。社区聚焦便民服务、文化惠民与共建共享,通过多元举措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充满温情的“幸福生活圈”。
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为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政策涵盖体育场馆新建改造、城市存量空间利用、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智能绿色转型等多个领域,并提供专项债、REITs等金融支持。建筑企业可围绕赛事经济、冰雪产业、区域体育产业带等方向转型升级,参与国内外大型体育项目,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抢占市场新蓝海。
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会将于9月10日在大连举办,以“建好房子、用好材料、做好管理”为核心目标,聚焦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工艺工法创新及数智化质量管理。慧筑云将深度参与活动,重磅展示其研发的"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现场演示全生命周期管理、AI辅助决策、智慧工地监管等创新功能,展现数智技术在提升工程品质、筑牢安全防线方面的核心价值,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秦皇岛港通过绿色与智慧双转型,从传统煤炭码头升级为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港口保留工业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合生态环保技术、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文旅元素,打造出集工业美学、滨海休闲与科技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转型不仅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更促进了生态改善与城市发展,成为美丽海湾建设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典范。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在北京首钢园举办,聚焦全球服务贸易合作与创新。东北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慧筑云受邀参展,以“桥梁纽带·科技赋能”为主题,展示其全链条数字化服务成果,包括数字住建、企业数字化管理及行业资源共享平台。通过AI驱动、云智一体等技术,慧筑云助力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降本增效。本届服贸会还将汇聚70余国企业、千余项新品发布及多元文旅体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深度合作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