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通过绿色与智慧双转型,从传统煤炭码头升级为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港口保留工业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合生态环保技术、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文旅元素,打造出集工业美学、滨海休闲与科技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转型不仅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更促进了生态改善与城市发展,成为美丽海湾建设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典范。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于9月4日圆满落幕。本届制博会以“智能新装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企业,集中展示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隧道掘进机等前沿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凸显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科技化与数字化特色。展会国际参与度显著提升,海外企业与采购商规模同比增长40%,意向成交额达66.2亿元。首次融合“科技+文化”理念,通过工业文旅展区、职工创新成果展及云展平台,推动产业协同与商机拓展,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生态构建。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自进入深圳以来,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深圳精神为引领,深度参与特区城市建设与发展。从早期承建南玻工程、东悦名轩房地产项目,到近年成立深圳分公司、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公司持续聚焦属地深耕、战略创新和精细管控,在房建、市政、新能源等领域打造多个标杆项目。通过党建引领、效率提升和文化融合,二十二冶不仅助力深圳城市升级和民生改善,更践行央企责任,成为“深圳质量”与“深圳速度”的重要见证者和贡献者。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建八局承建的场馆改造项目以99天设计、105天施工的惊人效率,将5.8万平方米空间焕新为融合中国气派与天津文化的外交新名片。项目团队以“津韵合璧”为设计理念,融入海河星辰穹顶、非遗刺绣等东方美学元素,同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智能灯光系统等绿色智慧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与低碳运营。此次建设彰显了中国建造的文化自信与科技实力,延续了中建八局在国际重大场馆建设中的卓越标杆地位。
在中交集团“大城市”战略引领下,企业紧抓“十四五”政策机遇,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近期中标石家庄、广州、天津、北京等多地重大项目,涵盖生态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文旅开发等领域,总投资超百亿元。通过技术创新、政企协同与民生导向,中交集团打造了全域型城市更新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彰显央企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引领力与担当。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达成意向签约金额1077亿元。本届博览会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聚焦农业技术、绿色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阿在技术转移、经贸洽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度对接,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关系。
文章深入解读了将于2025年9月实施的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 50500—2024),指出这是中国建筑业计价体系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标志着政府定额定价时代的终结和市场化定价新模式的开启。新标准通过费用重组、风险分配、推行过程结算等九大变革重构行业规则,预计将显著增加企业投标成本、加剧人才短缺,并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最终推动中国建筑业向数字化和国际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施工防高坠风险专项管控行动,通过清单化管理、市区联合督导及远程监控等手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行动重点落实高处作业“六严禁”措施,强化危大工程风险管控,推动隐患排查与文明施工提升。累计检查项目182项,整改隐患667条,立案查处突出问题企业,进一步保障建筑领域安全稳定。
青岛空港商务区项目通过应用BIM、GIS、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实现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建造。项目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与低碳目标,采用机器人施工、区块链溯源、智慧物料系统等手段,提升效率与精度,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以“1215”架构体系构建智慧园区,为招商、建设和运营提供数字化支撑,致力打造国际领先的低碳商务区标杆。
文章报道了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在2024年1-7月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产值同比增长97.6%,新建建筑占比超六成。通过在全产业链、农村住房、学生公寓及市政设施等多场景的显著应用成效,湖南省正通过推动设计标准化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