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筑云共享平台+建筑企业管理ERP系统
专注于建筑行业、垂直施工细分领域,欢迎免费使用
* 姓名
* 手机
   企业

投资近70亿,又一重大水利工程正式开工

发布时间:2025-11-18

2025 年 11 月 17 日,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正式开工,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皖苏两省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这一治淮关键节点。作为国家 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进一步治淮 38 项工程核心组成,该项目总投资 69.39 亿元,横跨苏皖两省三市三县,工期 36 个月,建成后将彻底破解淮河中游尾闾泄洪不畅的历史难题。

微信图片_2025-11-18_093829_017.png

工程核心:四大举措构建百年一遇防洪体系

经过 15 年前期筹备,该工程形成四大核心建设板块,精准破解中游行洪瓶颈:河道疏浚扩容:对淮河干流关键河段进行系统性疏浚,拓宽行洪断面,从基础上提升泄洪通道容量;引河新辟直达:开挖冯铁营引河,构建淮河至洪泽湖的快捷泄洪通道,实现洪水 “就近下泄、快速分流”;堤防提质加固:新建及加固沿线堤防,形成闭环防洪保护区,设计标准全面提升至百年一遇;格局优化调整:实施溧河洼系统治理,将潘村洼行洪区调整为防洪保护区,鲍集圩行洪区纳入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同步完善区域排涝体系。

工程与 2022 年开工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形成 “泄洪双引擎”。后者目前正处于主体施工高峰期,滨海枢纽船闸水下工程已验收,建成后泄洪流量将从 2270 立方米每秒跃升至 7000 立方米每秒,洪泽湖防洪标准从 50 年一遇提至 100 年一遇。两大工程联合调度后,将实现 “中游畅泄、下游快排”,大幅缩短洪水滞留时间,从根本上改善溧河洼等重点区域排涝条件。

为保障工程质量,建设方将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 “天空地水工” 一体化监测体系,皖苏两省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强化用地、资金、技术要素保障,全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廉洁工程、优质工程。

全国热潮:重大水利工程多点开花

淮河中游工程的开工,是全国水利建设高质量推进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13529 亿元,同比增长 12.8%,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 41 项,实施各类水利项目超 4.6 万个,吸纳就业 314.7 万人;2025 年 1-10 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再破万亿,达 10094.7 亿元,新开工项目 2.8 万个,各地重大工程建设蹄疾步稳。

在黄河流域,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加速推进,作为继小浪底之后的黄河干流重大骨干工程,其导流洞开挖已完成 60%,计划提前 2.5 个月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坝高 219.5 米,为国内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将与小浪底水库联合构建水沙调控体系,拦截 60% 的黄河沙量和 80% 的粗沙,从根源上缓解下游河道淤积问题。工程应用智能凿岩台车、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混凝土浇筑总量达 1836 万立方米,创下世界碾压混凝土浇筑强度纪录。

西南地区,总投资 575 亿元的引大济岷工程稳步推进,作为国家水网重要节点,其年引水量超 15 亿立方米,将与都江堰共同构成成都平原 “双水源” 保障,惠及 3413 万群众,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水资源支撑。

在华东,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工程提前一年完工,15.05 亿元投资带来运东闸除险加固、阜宁腰闸重建等四大关键工程落地,筑牢苏北地区灌溉与防洪双重屏障;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持续推进,进一步完善长三角水资源配置格局。

华南地区,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建设,广东黄茅峡水库、广西邕北灌区等新项目陆续开工;西北地区,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沙砾石坝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进入收尾阶段;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 10 年累计调水 771.6 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标。

微信图片_2025-11-18_094440_735.png

从淮河安澜到黄河宁晏,从西南补水到西北蓄水,全国重大水利工程正织密国家水网主骨架。这些工程既聚焦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等核心功能,又兼顾生态保护、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不仅为流域安全筑牢屏障,更将为粮食安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关注微信
微信服务号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二维码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8228-321
在线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