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第五届国际工程建设供应链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正式启幕。国内政府相关部门、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行业龙头企业等,以及来自加蓬、加拿大、刚果(金)等12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和海外机构代表、数十家相关行业商协会领导和部分参展企业负责人等300人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宣布大会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绿色、低碳、高质 服务国际工程建设供应链”为主题,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与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商务部合作司、天津市商务局、津南区人民政府等单位支持参与,旨在搭建全球工程领域供应链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汇聚行业智慧,链接优质资源,共同推动全球工程产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本届博览会展览范围全面升级,涵盖工程供应链全产业链,设置总包、材料、设备三大核心展区,近百家品牌企业参展,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设计院、贸易商和科研机构等诸多专业观众到会参观洽谈。众多行业顶级论坛同期举办,涵盖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别市场开发及合作、企业出海、钢铁行业大趋势等供应链创新热点议题,助力中国企业把握市场发展先机。
政商学界齐聚 共绘可持续发展蓝图
开幕式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会长王淑敏、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党委副书记、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张翼、索马里联邦政府商业和工业部部长易卜拉欣·艾哈迈德·奥斯曼,天津市津南区副区长刘焱、天津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辛韶红、工程设计领军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燕宁、新多集团董事长程昶宇等先后致辞。
王淑敏指出,博览会首次落地天津,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她表示,中国工程总承包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全国超57万亿元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清单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存量提质市场及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催生的海外机遇,全行业需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理念,深化标准对接、技术互通与民心相通,向世界展现中国工程建设的责任担当。
张翼介绍,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绿色智慧展馆,已成功承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合组织峰会等多场高端展会。本届博览会依托展馆一流硬件设施与专业运营团队,着力构建集展览展示、高端论坛、商务对接于一体的全球工程建设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发挥天津优势 打造北方会展高地
刘焱表示,津南区具备半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紧密连接空港、海港、高铁,汇聚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已形成“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城市优势。津南区将打造智能制造、会展经济等产业链,聚焦新业态进行换挡升级,并以本次展会为纽带,链接全球,全力推动工程建设供应链补链、强链、延链,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红利。
辛韶红强调,天津市今年上半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1.4亿美元、分包营业额11亿美元,分列全国第6位和第1位。下一步,天津市将深化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推动企业在绿色低碳建造与数字智能建造等领域承揽项目,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龙头企业引领 树立行业发展标杆
冯燕宁表示,北京市政总院业务覆盖全球200余个城市,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构建可持续水生态、打造低碳交通网络等诸多领域技术领先,着力构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体系。未来期待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中国企业建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新多集团董事长程昶宇表示,公司三年投入2.2亿元人民币建成智能化生产基地,绿色供应链已覆盖80%工程项目,累计实现碳减排20万吨。未来将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建智能、绿色、开放的供应链新生态。
配套活动丰富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展会期间,将举办“首届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会”“第九届对外承包工程国别市场研讨会”“第二届国际活力绿色智慧园区基地投资建设运营论坛”“2025年天津·第十五届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会议”“中国企业出海合作发展大会”“第五届国际工程投融资案例研讨会/第五届海外工程项目风险控制与管理论坛”等高端论坛。这些活动的举办,旨在精准聚焦海内外业主方、总包单位与供应商的合作需求,搭建起高效直连的沟通桥梁,实现供需各方的价值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