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筑云共享平台+建筑企业管理ERP系统
专注于建筑行业、垂直施工细分领域,欢迎免费使用
* 姓名
* 手机
   企业

刚刚国办发文!7万亿体育基建盛宴来袭!

发布时间:2025-09-09

7万亿元体育产业市场引爆,建筑行业迎来新蓝海

 国务院最新政策正在为体育产业打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建筑企业即将迎来一场盛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宏伟目标。

9.932.png

这份文件不仅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了清晰路径,更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体育场馆新建改造到沉浸式消费场景建设,从城市空间利用到户外运动设施,一系列支持措施将直接惠及建筑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材料设备等多个领域。

9.93.png

01 政策红利:7万亿目标催生建设需求

国务院文件明确了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这一宏伟目标为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政策鼓励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彩票公益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这为体育场地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渠道。

02 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建筑与“金角银边”

政策鼓励依法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这一措施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新的方向,将有效降低体育设施建设成本。

充分挖掘城市各类“金角银边”空间,配建群众身边“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这种微观层面的空间优化,使全民健身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南京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南京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明确支持利用既有建筑空间和空闲土地依法改造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9.933.jpg

03 科技赋能:智能建造与绿色转型

政策支持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这在建筑领域体现为智能体育场馆的建设浪潮。

气膜运动馆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形态正在走红。它采用模块化搭建,仅需数月甚至数周即可完工,比传统运动馆建设周期大幅缩短。这些气膜场馆能耗比传统建筑低30% 以上,施工过程零垃圾,膜材可回收,契合国家“双碳战略”。政策鼓励改造升级公共体育场馆,加快绿色、低碳、智能转型。西安国际足球中心是科技赋能的最佳案例。该项目拥有全球首个双层铝网膜结构大跨度屋顶,配备国际标准通风加热草坪和均匀体育照明系统。

04 赛事经济:场馆建设与配套升级

政策提出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这直接带动专业体育场馆的建设需求。

各地正在积极建设大型体育场馆。临沂市兰山区体育中心项目由体育场、综合型体育馆、游泳馆三座单体建筑组成,可同时容纳近3万名观众。作为2026年山东省运会的重要基建保障,该项目仅用时半年就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展现了体育场馆建设的高速高效。

沙特阿拉伯为举办2034年世界杯,计划兴建15座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足球场,预计相关基建投资将突破3000亿美元。这表明国际体育赛事场馆建设市场同样巨大。

05 户外运动:细分领域的专业建设需求

政策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以各地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

这推动了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需要专业规划设计和高标准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促进低空体育消费。这将催生一批专业低空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需求。

出台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这些措施将带动户外运动设施、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等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06 冰雪经济:设备更新与场地建设

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这为冰雪运动场馆的设备和设施更新提供了直接资金支持。

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这将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场馆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和建设。济南市已经出台了《促进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措施(2025-2027年)》,积极培育冰雪消费,助力建设“北方冰雪旅游目的地”。

07 金融支持:多元化融资渠道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加强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这为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更多融资选择。

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这些金融支持措施将帮助体育建筑运营企业获得长期资金支持。鼓励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体育产业相关经营主体及时享受政策优惠。这将降低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成本。

08 区域机会:重点区域建设规划

政策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加强交流合作,建设区域体育产业带。这些区域将成为体育场馆建设的重点区域。

支持若干地区率先将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这将使这些地区加大体育场馆建设投入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效集聚要素资源,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集约发展、产城融合成效明显的体育产业集聚区。这将形成体育场馆建设的集聚效应。

09 企业机遇: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推动体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这为民营建筑企业参与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机会。引导更多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这鼓励建筑设备制造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

培育一批专业化体育场馆运营主体和服务品牌。这推动建筑企业从单纯施工向“建设+运营”一体化转型。中国建筑企业已经在海外体育场馆市场展现竞争力。中国铁建与沙特本地承包商Sama联合体以18亿美元中标吉达中央体育场项目。中国二十二冶承建了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场。

9.934.jpg

10 消费场景:沉浸式体验建设

政策支持在体育场馆、体育公园、运动营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这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创新设计建设的机会。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体育消费新模式。这要求体育场馆建设融入更多智能科技元素。鼓励具备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延长开放时间,促进夜间体育消费。这对体育场馆的照明设计和运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搭建更多适老体育活动平台,打造老年体育赛事消费场景,促进体育产业和老龄产业融合发展。这为适老化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市场机会。

体育场馆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临沂兰山区体育中心从正式动工到主体结构封顶仅用时半年,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专业足球场馆已经落成。新技术也在改变体育建筑形态。气膜运动馆采用模块化搭建,仅需数月甚至数周即可完工,比传统运动馆建设周期大幅缩短,能耗低30%以上。海外市场同样充满机遇。沙特阿拉伯为举办2034年世界杯,计划兴建15座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足球场,预计相关基建投资将突破3000亿美元,中国建筑企业已经参与其中。

未来五年,这场围绕7万亿元目标的体育产业盛宴刚刚开启,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政策导向,抢占市场先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重磅红利,面对中央政策“黄金期”,各地政府、国企平台及社会资本普遍遭遇“项目不会包装、资金不会组合、退出路径不清晰”三大堵点。为帮助各方抢抓政策红利、储备优质项目、打通投融资闭环,中建政研集团特于9月19-20日在北京市举办“城更红利如何变现——2026抢政策资金·储优质项目·解码城市更新投融资高质量发展实战研讨班”,特邀发改委等领导现场拆解中央资金申报要点、分享示范案例、对接国央企与金融机构资金需求,一站式解决“谋项目、争资金、落项目”全流程难题。


关注微信
微信服务号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二维码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8228-321
在线客服
TOP